四百余幅经典摄影作品讲述“中国摄影四十年”

  • 2023-07-28 13:05:38
  • 来源:腾讯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广燕

群众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横幅,打动亿万国人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日前在凤凰中心开展,通过35位中国摄影家的四百余幅经典摄影作品,讲述不同年代的百姓生活和中国故事,并揭示摄影之于艺术、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展厅的第一张照片,是国人熟悉的一幕画面——1984年天安门广场的国庆活动上,“小平您好”四个大字赫然从群众队伍中出现,这是北京大学的学生方队用一条宿舍床单加工而成的横幅,它第一次用最亲切的话语讲出当时人们的心声。横幅被亮出的刹那,时任《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抓拍到了这一珍贵瞬间,成就了今天让世人难忘的历史画面。

“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可以说是希望工程最好的名片。1991 年《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在安徽省金寨县采风,他无意间闯进了一座小学,看到教室破旧、四面透风,一群衣着破烂的孩子正在学习。也许是听到谢海龙的声响,正埋头写字的苏明娟突然抬起头来,一双大眼睛质朴又层次分明,一下子击中了谢海龙,他心头一紧,即刻按下了手中的快门。 照片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观看到中国当代纪实摄影坐标式人物侯登科拍下的西北麦客群体,他们逐麦而居,奔走在各省市帮乡民收割麦子,这组照片为历史留下了20世纪最后20年即将消逝的农村生活影像;中国纪实摄影奠基人之一朱宪民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书写了大时代变迁中的时光岁月和历史沧桑;中国纪实摄影先锋人物张新民定格的“农民工”个体和群体,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

面对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此次展览也在向观者发问:有了计算机图像、新媒体艺术之后,如何认识摄影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参展的部分艺术家以摄影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家王宁德的作品《有形之光》是他对光影的实验,他将一张产生潜影的透明胶片切碎,当暴露于特定的照明时,呈现出来的就是一幅完整影子的图像,如云朵、树影和光斑等。而张巍创作的作品《人工剧团》,看似是一张张大明星的面庞,仔细一看,竟是由普通人五官拼贴而成。

“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朱青生任策展人,前期历经5年学术研究,首展已在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展出。此次展览来到凤凰中心展出,观众可以在这座由中国建筑师设计、建造的建筑中,沿着莫比乌斯环的独特建筑构造,品读由中国摄影家讲述的中国故事。展览将持续至9月10日。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北方包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295 911 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