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见闻】
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盛夏六月,一张来自上海的再制造品订单“飞向”位于瑞典的工厂,货物贸易如火如荼。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董事詹旭兴奋地告诉记者,开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新政策一出台,公司立即下了第一笔再制造发动机产品进口订单,预计9月能顺利报关进口运到国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等5个具备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主动开展试点。《若干措施》明确,对符合条件的进口再制造产品不适用我国禁止或限制旧品进口的相关措施。
“《若干措施》真是‘及时雨’!”詹旭坦言,国内原材料不足问题,是过去一直限制公司发展的瓶颈。第一阶段试点新增了海关商品编码,发动机等再制造品允许厂商进口,在国外完成加工工艺、质量符合标准的产品能够进行单独审核报关,丰富了国内再制造中心的原料来源,也拓展了汽车售后服务和再制造业务。
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表示,此次试点对接,在再制造产品进口管理等方面开展探索,将对相关企业、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促进再制造产品进口,满足国内需求,降低企业成本,丰富消费者选择。
《若干措施》还为便利商务人员临时入境亮起“绿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内部调动专家的随行配偶和家属享有与该专家相同的入境和临时停留期限,相关外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随行配偶和家属临时入境停留有效期放宽至2年。
莱茵科斯特(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唐军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公司会定期邀请德国专家来国内开展技术团队培训和组织出国学习交流。新措施真是解决了大问题!9月公司技术团队要去德国培训学习,签证一周就搞定了。”
新政策为外国专家和家人来华共同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保障专家人才在华安心工作、生活,有利于吸引国际人才聚集,带动试点地区知识、技术、资本、市场等各类发展要素的流动。”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司长杨正伟说。
在符合我国海关监管要求且完成必要检疫程序的前提下,空运快运货物正常情况下在抵达后6小时内放行;已抵达并提交通关所需全部信息的普通货物,尽可能在48小时内放行;允许原产地证书存在微小的差错,对印刷错误、打字错误、非关键性信息遗漏等微小差错或文件之间的细微差异不影响企业享受优惠关税待遇,企业不必反复修改、递交申请的材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高通关时间透明度、降低通关成本,着力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将在推动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陈春江介绍,试点实施一年后将组织开展评估,具备条件的试点措施推广至其他自贸试验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压力测试。一幅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新画卷徐徐铺展。
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
今年前7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2.46万亿元。
前7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7.4%。
(董蓓整理)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10日 15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北方包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295 911 578@qq.com